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模拟题汇总分析(5)
时间:2019-04-12 10:45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对此,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青年有华丽其表,更要有内涵本质素养;摒弃浮华,内蕴素养。如何增强素养:要丰厚内蕴;要经受磨砺;要关注生存;要敬重父母;不要炫耀,要有责任。 9、烟台: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其实这个词条跟佛教没有直接关系,它是指在社会中存在的一部分秉持“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怎么都行,看淡一切”生活哲学的青年。如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多走两步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佛系”青年的生活哲学,在网上引起了较大的争议,支持者众多,反对者也不少。 针对“佛系青年”的生活哲学,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分析】 辩证看,三种态度:一种是对待工作与奋斗,不能都是“佛系青年”;一种是对待自己的享受与个性生活要随遇而安,保持淡定的“佛系”心态;一种是思想行动上要敢为天下先,冲破淡定与佛系,又要在心态上淡定自若,随遇而安。 三、名言类: 1、南京: 追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捕鱼的渔夫,是看不见水的。 【分析】 猎人、渔夫,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对象,就是鹿与鱼,其他的都看不见。因为太投入了,太执着了;或者说,为了达到目标,其他的困难都不是困难。 2、北京: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 览众山小。 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呢? 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少于800字。不得宿构或抄袭。 【分析】 核心: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就是说,你可以赞成山顶说,也可以赞成山中说。还可以综合看,可以确定一些观点:人生何处不精彩;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抓住第一句名言中的“绝顶”可立意为:从山顶看,美尽收眼底。依据一些诗句可以思考某些深层内涵:从山顶看,是为了“欲穷千里目”,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就会感受世界的美好;从山顶看,可“一览众山斜,就会感受、认识到自己的美好,增强自信心;从山顶看,则“不畏浮云遮望眼”,头脑清醒,不受蒙蔽,才会感受生活真实的美。 也可以抓住第二句名言中的“半高处”立意: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半高处有余地,留有美好的想象和向往,而不是一览无余。在文学、艺术上,半高处则表现为含蓄。文学艺术留白,可激发欣赏者的审美活动。如果把“半高处”比喻人生的旅途中,那么,我们会明白“美在途中”。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 其实,从山脚看,也可感受世界的美好。观察事物往往取决于人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则目中无人,有了有色眼镜,何谈世界的美好?那么,从山脚看,则象征谦卑的态度,如此才能像庄子笔下“知丑”的河伯那样感受大海的美。而且,从山脚看,才能从事物的根基上感受实实在在的美好。 还可综合两则名言立意:从山脚、山腰、山顶多角度、多层次观察,会感受世界更美好。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善于变换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便异彩纷呈。 四、命题作文: 1、成都七中: 以“我眼中的高三”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 【分析】本文主要是要求学生写记叙文,或写成夹叙夹议的散文。必须有记叙的部分。可以写高三的热情、自信、理想;也要写存在问题超时刻苦、苦恼、刷题、麻木、熬时间拼体力等等。 2、我看中小学减负。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不爱四缸选三缸?来听听95后小伙是怎么回答
- 下一篇:获奖作文: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