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自居"受害者",为对抗中国不惜修改历史?(2)
时间:2019-04-11 08: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阿刁 点击:次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越南自古代开始就有一种努力要与北方割裂、摆脱北方乃至反抗北方的思潮。现代越南学者往往利用这种历史惯性,将越南塑造为一个“北方入侵的持久受害者”的形象。 但讽刺的是,越南今日的版图也是经过长期征战才得以形成的。自独立以来,越南统治者一直将自己视为“南天中华”,并不断向南方和西方的“蛮夷”地区扩张。在绵延数百年的战争中,存在于今越南中南部一代的印度教古国占城在越南的不断侵吞之下渐渐萎缩,直到1697年彻底被越南攻灭,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在越南史籍中被称为“哀牢”的今老挝地区也多次受到越南的进攻。 在此之后,越南继续向南扩张,在17世纪末到19世纪前期的百余年中不断占领柬埔寨的领土,直到法国入侵中南半岛之后才告一段落。被法国殖民者称为“交趾支那”的今日越南最南部地区的一部分,甚至包括著名的胡志明市就曾经属于柬埔寨王国。这种对其中南半岛邻国横行霸道、肆意妄为的策略,甚至在1975年越南重新统一之后仍未消失。部分越南史家视其在中南半岛的扩张历程为“民族融合”与“历史必然”,这与越南在面对中国时的“受害者”姿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越南向南扩张示意图,图片来源网络 在回顾越南历史的基础上再来看越南此次对官方史书的修改,就可以看出,历史上对其中南半岛邻国的征战胜利,为今日的越南学者建立起了相当大的心理优势,而越南长期处于中国“侵略阴影之下”的历史,以及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系列战事的结果,则使得越南在面对其北方邻国时并不自信。 加之越南现政府对其民族主义的刻意引导,使得部分越南学者和民众在历史问题上对于“反华”这一点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越南人的民族主义热情也大部分被发泄在与中国有关的话题之上。 在这样的学界和社会共识的推动之下,再考虑到越南历史上“与北方划清界限”的传统,为伪西贡政权“平反”以对抗中国的举动便不足为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