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天动地!三代人,一辈子,只为干这一件事(3)
时间:2019-03-29 21: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席子 点击:次
算到今年,郭万刚已在林场干了37年,贺中强28年,石银山27年,罗兴全17年,程生学15年…… 人生能有多少个10年、20年、30年,就这样与荒凉的沙与无声的树为伴? 贺中强每次看到沙漠上开出的红花、黄花,都会弯下腰仔细端详一阵。
实在觉得太好看了。越干越舍不得,越干心越能静下来。”他说:“老父亲临终前把我交代给八步沙了,我就一定不能把八步沙丢掉。”
我就要跟这沙杠上一辈子! 从父辈的“一把草,一棵树”到如今的草方格,二代治沙人不断探索学习新的治沙方法。 2003年,六老汉许诺的7.5万亩治理任务终于在二代治沙人的手里完成造林工作。 如今的八步沙,已经是一片树草相间的绿洲。梭梭、沙枣、红柳等沙生植物郁郁葱葱,勾画出一条绿色隔离带,阻挡着黄沙侵袭的脚步,环保着10万亩井水滋润的农田。
是逃离一片荒漠,还是种下一片林海?是向贫瘠的土地低头,还是向贫困的堡垒宣战? 在治沙人心中,家园就是坐标,种树就是信仰。 八步沙的第二代治沙人没有停下治沙的脚步,他们主动请缨,向腾格里沙漠风沙最为严重的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三大风沙口进发。 这一次出征,郭万刚把他的侄子郭玺带上了。穿过葱葱郁郁的八步沙,指着茂密的林海,大伯自豪地对侄子说:“你看,没想到寸草不生的沙漠,我们栽了这么多的树,还能在这个地方生活下来!”
那是郭玺从外面打工回来,第一次认真打量家乡的林场。那成片成片的黄颜色的小花映着阳光,一下子打动了这个85后的青年。 “南方的大海我没见过,但是我能在我们的沙漠里面看见花海,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呀!” 后来,郭玺又跟着张润元老汉去了一次林场。一场大雨过后,沙枣树、榆树苍翠碧绿。老汉站在一个沙丘上,落泪无语。 听着六老汉的传奇长大,郭玺知道,老人一定是想起了那些逝去的战友,那些在地窝子里度过的冰与火的岁月。
八步沙林场第三代治沙人郭玺 2016年5月,郭玺正式来到林场,成为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每天,他开着大卡车在沙漠里送水送草,浇树浇花。“开着挖掘机,在沙海中平田整地、开山修路,我心里充满了自豪。”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无边荒漠到成荫绿洲,三十八年如风而过,八步沙从此换了人间。 38年来,八步沙三代人累计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
奋斗者,天不负! 从最早的6个人到现在的28个人,农民联户组建的八步沙生态公益林场已成为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基地。 六老汉曾说:我就要跟这沙杠上一辈子! 如今,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他们的后人对家园的热爱与守望还在传承。 八步沙人相信,有树的地方就有家园,有汗水洒下的地方就会萌发绿色的希望。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