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智慧城市榜单公布,“智慧化”或成新一轮城市竞争利器(6)
时间:2019-03-26 02:25 来源:互联网 作者:Kim 点击:次
部分中西部、西南部城市如成都、西安、贵阳、长沙等城市在数字经济和智慧产业双轮驱动下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潜能。内地城市起步晚、人口多、基础薄、交通不便的弱点在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一的高铁动车、基建桥梁核心技术以及日益便捷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支撑的数字技术双重作用下,不足被迅速弥补,而其气候凉爽、人杰地灵的优势则被迅速放大,内陆城市人口红利在移动互联网经济的强大集聚效应刺激出全新动能和勃勃生机。从成都举办的欧美同学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会到西安世界西商大会,从贵阳国际数博会到长沙互联网岳麓峰会等一个个全国性、世界性的互联网+和智慧产业大会,为各个城市吸引全国乃至全球创业者、投资者的关注,极大的推动了城市数字经济和智慧产业发展。这些都充分说明各地方各级城市对新型智慧城市工作的高度重视,从十八大前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转变为十九大后各个城市自下而上的智慧产业支撑、数字经济强市的内在发展需要,也是推动我国内陆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动能。 四、在2017-2018年中我国新型智慧城市整体建设水平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城市大脑与放管服、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工作正全面加速推进。 从本次新型智慧城市影响力指数评估结果来看,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城市智慧城市平均得分率为73.54%,较上一年度的63.48%提高了10.06%;省会城市平均得分率为64.34%,较上一年度的56.70%提高了8.74%;前50名地级城市平均得分率为66.93%,较上一年度的59.30%提高了7.63%;直辖市所属区县前20名平均得分率为77.96%,较上一年度的70.19%提高了7.77%;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城市所属区县前20名平均得分率为72.32%,较上一年度的67.05%提高了5.27%;智慧城市试点区县前30名平均得分率为66.65%,比上一年度的61.20%提高了5.45%。 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各大城市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建设、政务服务、智慧产业等的核心载体,智慧经济基础设施继续完善,“城市大脑”逐步构建,建设工作进一步走向深入。随着“放管服”“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等工作的全面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智慧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网上办事和服务能力得到有效加强,各级大城市均开通了政务服务网,逐步实现“一网通办”,智慧管理服务整体得分比较高,凸显政府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五、我国新型城市化极大的推进智慧城镇、智慧小镇的各方面工作,数字经济的影响逐步向中西部等较偏远城镇、乡镇渗透,数字网络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全国特色小镇试点工作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印发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相继推进,我们此次推出了中国最佳管理实践智慧城镇25强和智慧小镇50强。 国家通过制定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五大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网络覆盖工程加快弥合贫困地区“数字鸿沟”。电信普遍服务深入实施,2017年实施了第三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支持1.2万个贫困村通光纤。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县固定宽带家庭用户年增长率超过20%,移动宽带用户数年增长率超过30%,建档立卡贫困村通宽带比例已经超过90%。 同时我们看到,在国家大力推进的科技振兴、文化旅游、自然资源牵引下,各地依据自身优势,发展多种新型产业,智慧城镇、智慧小镇的建设工作也取得更加健康的发展。此次上榜的智慧城镇、智慧小镇分布地区广,覆盖范围大,都是既具有产业特色、有富有经济活力和生态宜居的优秀典型,凸显了数字经济、智慧产业的适用性非常强,能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发展各自特色的区域模式,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网络扶贫以及新农村建设向内地及中西部地区纵深发展树立了典型,做好了表率。 六、今年首次把港澳台纳入排名,结合城市居民互联网生活常用APP榜单可以看到,中国大陆地区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十分活跃,人民群众通过网络社交、移动支付、电商购物等数字化生存感非常强,参与度极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