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八百壮士”科学报国铸丰碑

时尚
时尚
2019-07-28 15:44
来源:互联网

原标题:哈工大“八百壮士”科学报国铸丰碑

哈工大“八百壮士”科学报国铸丰碑

20世纪50年代,新调入哈工大物理教研室的25名青年教师。 (新华社资料片)

哈工大“八百壮士”科学报国铸丰碑

哈工大“八百壮士”代表吴从炘手写的数学教学笔记,如今保留在哈工大博物馆。 (新华社资料片)


  1953年9月的一天,天蒙蒙亮,坐了三天四夜的火车,秦裕琨第一次来到祖国东北的哈尔滨,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名师资研究生。那年,他只有20岁,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毕业。
  与秦裕琨一起北上的还有30多名上海同学。
  离开繁华的江南大都市,来到寒冷的东北,这群热血青年对未来满怀期待。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建设一个充满希望的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各项建设刚刚起步,百废待兴。1950年,迎来而立之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由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管理。因为与苏联教学体制一脉相承,这所曾经隶属于中长铁路的专业高校,成为新中国学习苏联的样板学校,开始肩负起推动旧教育制度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使命。
  20世纪50年代,800多名青年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各地齐聚哈尔滨工业大学,为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及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就是后人常常提起的哈工大“八百壮士”。
  短短十余年时间里,他们创办了24个新专业,为哈工大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界创设了一批新兴学科,一个基本适应当时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以机电、电气、土木、工程经济等为主的专业教学体系基本建成,为国家工业化建设解决了“燃眉之急”。
  近70年过去,老一辈“八百壮士”或已离去,或年至耄耋,他们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哈工大人,始终把国家需要、时代使命当成自己的追求,在教学、科研等各领域取得一项又一项丰硕成果。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彰显着一代代知识分子“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信念与担当。

“马路大学”

作为学校培养的师资研究生,他们白天跟着苏联专家学习,晚上复习消化、准备为本科生讲课,当起了“小教师”。当时全国高校理工科教材普遍缺乏,他们便自发组织翻译俄文教材、编写教材,压力很大却乐此不疲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八百壮士”代表,秦裕琨虽86岁高龄,但他仍清晰记得刚抵达哈尔滨时的场景。
  他和同学们出了车站,哈工大一名教师带着当时学校唯一的交通工具——马拉平板车,接他们到学生宿舍,这是他从没见过的场景。“马拉着一个木板,只够把行李放在板子上,人跟着马车走,就这样一路挨到了学校。”
  那时的哈工大只有两三栋教学楼,出门就是马路,因此被称为“马路大学”。学校周边一片荒凉,夏天道路泥泞,冬天雪盖冰封,低温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30多人挤在一间宿舍,只有上下铺,基本没有桌子,还常常暖气不足。伙食上缺肉少油,他们就吃白菜、土豆、高粱米、苞米面,还有人吃不饱、营养不良。
  秦裕琨回忆说,学校规模小、专业窄,教师和学生也很少,哈工大一方面从全国高校调任、招聘优秀青年教师,一方面大力选拔师资研究生、本校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留校任教。哈工大“八百壮士”中大多数人来自南方,以苏浙沪一带居多,他们放弃了鱼米之乡富足安逸的生活,来到气候严寒、条件艰苦的祖国北疆。
  “条件再艰苦,我们都不以为然,而是一门心思搞研究、教学生。”1954年,在来到哈工大的第二年,秦裕琨就参与组建了我国最早的锅炉专业。
  秦裕琨说,作为学校培养的师资研究生,他们白天跟着苏联专家学习,晚上复习消化、准备为本科生讲课,当起了“小教师”。当时全国高校理工科教材普遍缺乏,他们便自发组织翻译俄文教材、编写教材,压力很大却乐此不疲。
  在快节奏、高强度学习下,他们很快成长为一支年富力强、勇挑重任的教师队伍,为哈工大和全国高等教育界创设了一批新兴学科与专业,编辑、出版了一批优秀教材。
  这份坚持和热爱缘何而来?哈工大“八百壮士”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沈世钊给出了答案——他们大多出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长于战火硝烟中,经历过颠沛流离,深知国仇家恨。直到新中国的曙光升起,随着一声令下,他们毫不犹豫,把对祖国的满腔热忱和大好青春,全都献给了哈工大,献给了共和国的工业化事业……在他们心中,振兴国家,就是最重要的抱负。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1950年      八百壮士      哈工大      科学救国      新体制雷达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