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财经:“三夏”新事多,种地用上物联网

时尚
时尚
2019-07-25 07:01
来源:互联网

麻辣财经

开栏的话:从8亿人“吃不饱”到近14亿人“吃不完”,透过饭碗,折射出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变革。这不仅是量的提升,更是质的跨越——农业正大步迈向高质量。

又是一个好消息,夏粮再获丰收!今年产量2835亿斤,较上年增加58.6亿斤,增长2.1%,和历史最高产的2017年持平。

三夏”大忙时节,麻辣财经记者兵分几路记者深入粮食主产区,到地头,访农户,近距离观察农业生产方式、产业链条、基础设施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探寻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田间脉动。

请看第一篇:生产方式之变。

 高科技:开车进田,手机种地,指间就能“耕耘”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记者刚进“全国产粮百强县”安徽省怀远县就遇上了一件新鲜事:乡下的路上堵起车来——一会儿五六辆联合收割机成行而过,一会儿满载秸秆的运输车拦在前头。正愣神儿,一辆小汽车从后面驶来,径直停到车前。

盛世兴农合作社理事长尚跃开着小汽车来种田?尚跃解释,这是为了调动和配合农机。“这几天大忙,农机全撒在外面,遇上紧急事得开上车第一时间赶去解决。”

开车进田,靠手机种地,这搁以前想也不敢想,梦也梦不到。”尚跃打开话匣子,“我10多岁就跟土地打交道,那时候套牲口一天犁个三四亩地就不错了。遇到麦收头疼得不得了,全家老少全上阵,10多亩地还要忙上十来天。儿子学校还专门放假让回来拾麦穗哩!”

如今的农业不再是拿着锄头种地,物联网、自动化等新技术扎根田间,“耕耘”转移到了手机上。拾麦穗的“儿子”尚林庆长大了,成了合作社的农机手。“动动手指就有农机下田,就跟城里人手机约车一样。”尚林庆说,今年他作业面积有五六万亩,不少人都是通过微信下的单子。

农机有了“大脑”。每年从南向北,随着麦穗成熟的节奏,怀远县总有一批“新麦客”驾驶收割机一路收一路走。“以前是车找地,现在是地找车。”尚林庆晃了晃手机说,哪台农机在哪,播种施肥了多少,地块面积产量等信息实时传来,一目了然。物联网实时调度,机手不再跑冤枉路了。他介绍,不少农机还安装上了传感器、激光仪、导航设备等,无人自动走直、平整土地等手机就能操作。“以后可能更智能,有望实现拐弯等精细作业。”

  庄稼、土地会“说话”。在安徽省农垦集团龙亢农场,3000亩的试验田“武装到了牙齿”——摄像头106个、传感器55组,气象站2座,物联网设备21台套。苗情、病虫情、灾情预警等信息,扫下庄稼的二维码即可获取完整生产档案;浇多少水、晒多久日光浴……物联网远程操控给土壤做体检,温度、湿度、盐分、电导率实时呈现。

优服务:“田保姆”,从种到收一站式全搞定

淝河乡泗湖村一处地头的树荫处,村民张友虎正忙里偷闲靠着电动三轮车打盹。“犁地、播种、打药、收割,‘一站式’全搞定,太省心了。”张友虎说,这次麦收,联合收割机两天不到就收完了,6万多斤小麦没沾地,合作社就给联系了买家,一个电话直接来车拉走了。

  平安农机合作社的社员张杰,今年负责给泗湖村搞托管。他说,“现在村民对托管服务的需求很旺盛。外出务工的、老人在家种地的、土地规模较大的,都离不了我们,从种到收不用操心,连卖粮服务都给对接好。”

尚跃还有一个身份——周围1000多户村民的“田保姆”,托管着1.4万多亩土地。走进他的合作社后院,仿佛进入了一个工厂,存储1万吨的粮食仓库蓝顶黄墙,200吨的烘干设备高高耸立,1200平方米的机械库里各色农机齐全。

尚跃说,不同规模的农户在合作社既可以选择种管收一站式全托服务,也可以灵活选择代耕、代种、代烘、代储等单项作业。目前,合作社农机作业年收益能有1000万元,托管服务收益也达800万元。“相信明年托管收入就能超过农机。”他信心满满。

  龙亢农场正尝试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今年麦收,农场选择新街村100亩地先行试点。“保底价600元一亩,利润按比例分红。”新街村第一书记曹法云说,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妇女孩子留守。全程服务让打工的安心,在家的省心,激发了土地潜力。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新事      联网      种地      麻辣      用上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