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华为、腾讯,“深圳三杰”的殊途同归

时尚
时尚
2019-07-23 05:04
来源:互联网

平安、华为、腾讯,“深圳三杰”的殊途同归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他们虽然发轫于不同的行业,成立于不同的时间,却都在近一两年里迎来巨轮转向的时刻,并且在智慧城市、科技生态圈里,相互交锋与合作。

  文/朱晓培

  来源:商业与生活(ID:xiaopeizhu8) 

  “每一个新点子横扫中国,不论是新时尚、哲学、还是生活方式,中国人均称它为’热’。在改革开放头几年,中国人患上了‘西装热’,‘萨特热’,‘私人电话热’。你很难预测某种热何时、何地发作,还有过后会留下什么样的影响。”欧逸文(Evan Osnos)在《野心时代》一书的开头中写道。

  到今天,中国改革开放40年,互联网时代20年,移动互联网10年,新点子的名称已经从“热”变成了“风口”。而每一阵“风”的影响都不一样。有的转瞬即逝,比如去年初盛极一时的无人货架。有的几十年后还在影响着未来,比如从深圳吹来的这股风。

  有人把1979年,称为深圳元年。在这之前,它只是中国“省尾国角”的一座边陲小镇。但“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后,人们就患上了“深圳热”,下海的干部、谋生的打工者、懵懂的毕业生,从全国各地争相南下。

  今天,深圳已经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阵地。有数据统计,中国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深圳占了300多家,是国内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

  根据2018年的财务数据,在深圳的众多民营企业中,平安集团营收入利润第一、华为第二、腾讯第三,成为毫无悬念的“深圳三杰”。而最新发布的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则显示,在最近一年的营收中,平安集团世界排名29,华为排名61,腾讯排名237。

  而有趣的地方在于,他们虽然发轫于不同的行业,成立于不同的时间,却都在近一两年里迎来巨轮转向的时刻,并且在智慧城市、科技生态圈里,相互交锋与合作。

  

  在深圳,最常见的是榕树。

  不同于其他树种的“独木不成林”,只要给一棵榕树苗足够的时间,它就可以长出一片森林生态。在印度一个叫Acharya Jagadish Chandra Bose 植物园里,一棵活了250多年的榕树,现在占地超过1.5万平方米的森林。

  而过去40年里,深圳无数民营企业发芽生长,由一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甚至形成了自己的生态。平安、华为、腾讯便是其中的代表。

  1987年10月,复员转业的任正非筹集了2.1万元,在深圳湾畔一处杂草丛生的两间简易房里创办了一间小公司。公司很小,但名字很大,叫华为,主要代理程控交换机。

  一年后,在深圳蛇口,马明哲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营保险公司,平安集团。

  一个是卖程控交换机代理的,一个是卖保险的,站在当时望向未来,谁都不会看到两家公司会有交集。但是,10年后,他们第一次不约而同的进入改革期时,并迎来了互联网时代。

  1998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89亿元。但随着规模的极速扩张,部门内耗、效率低下等组织管理问题也愈发严重。任正非带领高管团队考察了朗讯和惠普等巨头后,希望向IBM学习。

平安、华为、腾讯,“深圳三杰”的殊途同归

  IBM开出了一个“天价”拜师费,20亿元,几乎相当于当时华为利润一年多的利润。但任正非推态度坚决,在他推进下,华为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西式改造。

  而此时的平安集团,也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一场公司变革。

  1997年之前,平安一路高歌猛进,人人脸上洋溢着乐观的情绪。但马明哲清楚,如果员工们没有危机和忧患意识,才是一个公司最大的危机。为此,他引入了麦肯锡,带领平安进入了3年变革期。

  1998年的平安集团全国工作会议上,马明哲作了“平安第二个十年远景和战略”的主题讲话,提出了“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去哪里?我们应走哪条路?我们如何到达?”4个问题,指出平安要做“国际一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

  在华为、平安进行着公司的第一次大变革时,中国的互联网时代悄然拉开序幕。此时,一个叫做马化腾的年轻人,与他的同学张志东创办注册了一家公司,“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做已经有公司在做的“QICQ”。

  当时的马化腾并没有想太多,但是由于已经有公司在做ICQ领域,所以,腾讯不得不终止使用QICQ这个名字,把它改成了“QQ”。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华为      平安      腾讯      深圳三杰      殊途同归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