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0公里:一片百合的甜蜜之旅

时尚
时尚
2019-06-12 23:10
来源:互联网

植被稀落的甘肃临洮县,海拔2000米以上的深山,一种161年前来自陕西的百合,在这里找到了最舒适的“家”。

6月初的临洮,雨水比往年多了一些。 临洮县上营乡包家山村村民申韦娟有点着急,辛苦耕种的18亩百合是一家的希望,“百合太晒不行,雨水多也不行。”

谁曾料到,身为贫困户的申韦娟会组建包家山村百合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百合2000多亩,帮助38家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

在临洮,小小的百合种植,正催生出一个扶贫的大产业。

2300公里:一片百合的甜蜜之旅

中国平安联合中国作协一同考察临洮百合产业基地

最熟悉的百合,最甜的味道

2010年4月,天降厄运,申韦娟的丈夫被查出肝硬化。三个孩子年幼读书,老人体弱多病。这下生活的重担都压在申韦娟的身上。

每天凌晨四点,申韦娟就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她的地里种着土豆、玉米,小麦和百合,分散成七个地块,到最远的一块地,要走1个小时的山路。如今,这30亩地全靠申韦娟一个人耕种,每天劳作的时间超过了15个小时……生活的贫困,深深地刺痛着申韦娟上进致富的心。穷则思变,为了彻底改变贫困的面貌,为了早日还清丈夫看病的6万元借款,申韦娟萌生了种植百合的想法。

很多人都以为百合是观赏性花卉植物,实际上百合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因其地下茎块有许多肉质鳞叶,叶片紧紧的抱在一起,故得名“百合”。寓意 “百年好合”、“百事合意”。百合也是一种药食同源养生保健食蔬,素有“蔬菜人参"的美誉。

2300公里:一片百合的甜蜜之旅

临洮当地鲜美脆甜的百合

在申韦娟的精心营务下,她家的百合可以说是全村最好的。几年下来,申韦娟不仅还清了丈夫看病的借款,给丈夫治病的药费,孩子的学费也有了,生活慢慢走出了困境。

与申韦娟一样,被百合改变人生的,还有临洮县太石镇下梁村村民张彪。10年前,下梁村靠天吃饭,雨水多的年份收成不错勉强温饱,村里40%以上的人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以前,我们种植的百合很多在地中得了病虫害烂了,挖出的百合也很小,卖不上好价钱。”临洮百合因其高山生态种植的优势,品质优良,著名植物分类学专家孔宪武教授称其“品质味极甜美、纤维很少、毫无苦味,不但闻名全国,亦可称世界第一”。

卖不出价钱,在张彪看来,甜甜的百合亦是苦涩的。其时村里不少青壮年都开始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张彪动了外出打工的念头。2009年6月,张彪听说太石镇有家做农产品的工厂招聘,“我是农民,再加上我也放心不下家里,不想出远门打工,于是就去应聘。”

“在这里工作不仅挣到了工资,农忙的时候我还可以回家帮着种百合。”在这家生产基地,张彪接触的是自己最熟悉的百合,他也通过日常的工作学习到了不少百合种植的专业知识,精细化管理,种出来的百合又大又白,产量实现了大幅度的增加。”张彪说他的妻子现在也来这家工厂上班。

张彪赶上了国家扶贫的好政策,临洮县对下梁村实行了异地搬迁政策,张彪借着这个机会,全家搬到了距离太石镇仅7公里的上咀村,而生产基地就在上咀村。

27公里外的百合,有了新的身份

录取张彪的生产基地是退伍军人王永兵一手创办的。“他来时,临洮恒德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才成立3年。我们在招收职工的时候有明确规定优先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彪为人诚恳,做事踏实,他就随企业一路成长。”从临时工干起,张彪如今是生产基地综合岗的小组长。

有着丰富创业经验的王永兵,如今将企业发展成为一家集农业技术研究、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百合花脱水精深加工、百合干、百合花脱水精深加工、大田蔬菜速冻、预冷保鲜、冷链物流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现在拥有员工78人,资产过千万的当地农业龙头企业。

王永兵收下了张彪,也收下了张彪家种的百合。27公里外的百合有了新的身份。

2300公里:一片百合的甜蜜之旅

在临洮上咀村的百合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包装百合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百合      甜蜜      之旅      一片      2300公里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