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四海:实施都市圈战略推进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

时尚
时尚
2019-04-07 01:19
来源:互联网

编者按:2018年9月29日召开的中共福建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再深化、思路再提升、举措再抓实,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奋力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重要会议。

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的专家学者和干部学员结合研究与工作实际,对这次会议精神进行了系列解读并建言献策。

福建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指出:要着力区域协调,大力推进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这将进一步突破行政界限约束,推动生产力合理布局、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高质量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态势,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通过“基础设施先行工程”的长期投入,福建在东南沿海地区实现了从“东南凹陷”到“东南隆起”质的飞跃,内部开发也逐步形成了围绕交通干线的“点轴开发模式”,人口、生产力在交通干线上集聚分布,城市、县城、开发区成为一根根“交通藤”上的“瓜”,目前已发展到“藤瓜融合”的系统集成新阶段,也就是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阶段,其核心就是适应城市竞争由“个体竞争”向“群体竞争”转变的新要求,推进空间开发模式由“点轴开发模式”向“城市群开发模式”转变,推进以行政区经济为主导的板块经济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

总体上,海峡西岸城市群还处于培育阶段,要处理好都市区与城市群、都市圈的关系,处理好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小城镇、乡村的关系,按照城市群发展规律构建合理的圈层结构,着力构建以若干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吸引和辐射周边城市和区域的都市圈,形成“城市群-都市圈-都市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乡村”全尺度发展格局。从福建的实际情况看,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都市圈。实施都市圈战略,就是以都市圈为区域发展空间组织主要模式,以发达的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为依托,串联起以中心城市为高端要素集聚内核、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带动乡村振兴;重点建设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同步推进龙岩、三明、南平都市圈建设,以都市圈为平台建设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点轴模式”空间开发形成的板块经济瓶颈,推进空间开发向“城市群模式”转化,其核心是融合发展

一是基础设施,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市政、信息网络、环境治理等经济基础设施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到哪里,基础设施就先行覆盖到哪里,形成区域协作稳定的“藤瓜关系”和可持续的“本底条件”。

二是产业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协同构建产业、市场、分配体系和协调、绿色、开放发展体系,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建链、强链、补链、退链机制,推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政策链协同发展,做强产业经济。

三是城乡建设,依托都市圈形成的网络化基础设施比较优势,促进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乡村的相互投资,培育形成城市经济核心竞争力,做强城市经济。

四是生态建设,协同推进城镇、乡村、矿区、生态功能区环境整治,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构建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协同推进海岸、海湾、海岛、海洋环境整治,构建蓝色发展体制机制。

五是公共服务,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都市圈统筹机制,构建发达地区支持欠发达地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新机制。

坚持双轮驱动,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以福州都市区、厦漳泉都市区为主体,建设闽东北、闽西南城市群,逐步形成“众星拱月、月映星辉”的城市群发展新格局,其核心是一体化发展

按照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能够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标准,培育全能型或单项型的国家中心城市。

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发展专业特色镇。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统筹协调,有形通道、无形通道同步建设,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开发区经济一体推进,其核心是协调发展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四海      协同      发展      西南      东北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