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银行的命运抉择:开放银行

时尚
时尚
2019-03-20 18:40
来源:互联网

  伴随着全球零售银行的转型趋势,大多数零售银行都表示对开放银行持“拥抱态度”。纵观全球,这种态度的转变在欧美为代表的市场中更多是为了满足监管的要求,而在东南亚及中国为代表的市场中则更多是由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不管驱动拥抱的原因为何,我们发现在看似转变的背后,银行对于“开放”一词的界定千差万别,但是大多数银行仍然没有跳脱加强合规或抵御“去中介化”浪潮的思维定势。

  清晰定义,看清趋势

  BCG认为,开放银行是为顺应银行平台与第三方平台的一体化趋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生态场景为触点,以API/SDK等技术为手段,以服务碎片化、数据商业化为特征,通过与第三方数据、算法、业务、流程等的融合,实现业务驱动的应用架构转型,从前台到后台的整体体系升级,从而变成新时代银行。

  面向未来,我们认为开放银行的发展已经开始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1

  从重自建到重融入

  过去部分大型银行过度关注在产品与分销价值链的完全控制上,即便构建生态也必须重金投入建立自有生态。面向未来,建设和欢迎第三方的加入已不足够,需要以更开放的态度深度融入外部场景、生态及新的分销渠道。

  2

  从重获客到重转化

  过去银行更多将“开放”视为新客户拓展的方式,而忽略客户的转化和深度经营,尤其在跨条线的再次转化方面。未来银行需围绕客户的需求,将精力转向在生态中的客户深耕及价值挖掘。

  3

  从单纯场景嵌入到深度产品创新

  从单纯的“入口提供方”,到真正的“合作创新方”。合作目的也从单纯的获取流量到以线上化和数字化模式改变业务逻辑,实现产品、服务及业务模式的深度创新。

  4

  从前端拓展到体系转型

  开放银行作为全新的商业模式,为商业银行带来经营理念的转变,其更大的意义在于以“开放”驱动存量业务经营逻辑的转变,促使银行内组织分工、资源配置、考核激励等全面重塑与调整。

  BCG数据显示,开放银行将占据零售银行总收入的15%至25%,这对传统业务构成了切实的威胁。虽然一些行业观察人士指出,金融科技具有颠覆潜力,但市场中真正具有颠覆性力量的选手是那些把握住开放银行生态体系潜力、并以此创造长期差异化和增长的传统银行。

  不断流失的机会

  在制定开放银行业务计划时,许多零售银行都受困于现有体系。大多数银行仅局部的、渐进地尝试创新,探索那些与当前产品、服务相关的机会,或者遵循监管要求(如欧盟的《支付服务指令修正案第二版》,即PSD2监管规定)进行低效改良。

  除了受制于短期的防御性思维,许多银行的创新由IT部门独挑大梁,导致过度强调技术细节而忽略建立更广义的业务模式创新。开放银行的商业模式也频频被误解,许多银行将开放银行等同于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而实际上API只是开放银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开放银行的制胜策略

  零售银行如果能把握住开放银行带来的机遇,将获得明显的优势。它们可以利用自身作为“值得信赖的顾问”身份及机构实力,推出新服务,进入新市场并扩大其客户群。

  利用开放银行带来长期增长的三种有效方法(参阅图1):

  1

零售银行的命运抉择:开放银行

  1

  强化核心业务  

  若银行能够很好地整合第三方功能,就可以显著增强核心业务,并从反应迟缓的竞争对手那里攫取市场份额。银行和第三方的许多联合解决方案几乎不需要技术投资,且比起在内部开发解决方案的传统做法,联合制定解决方案能让银行更快地为现有服务注入新的活力。诸如基于交易数据和分析的金融服务、账户汇总和个人财务管理工具等服务对个人和小型企业尤其具有吸引力(参阅图2)。率先行动的银行已经看到实效。例如,荷兰银行与瑞典账户整合公司Tink合作,在现有的银行产品方案基础上,增加了在线预算工具和个人财务管理解决方案。桑坦德银行(Santander)与贷款公司Kabbage建立了类似的合作伙伴关系,向小企业提供无缝贷款发放服务。无独有偶,中国建设银行(601939)于2018年4月18日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未来将在“TOP+”金科战略指引下,背负赋能传统金融、整合集团资源和引领银行转型三方面使命,促核心业务的发展。

  2

零售银行的命运抉择:开放银行

  2

  创建新的分销渠道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标签:   零售      开放      银行      命运      行的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品牌推荐 时尚衣橱